文莱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重磅独家魔都热门小学升学成绩全 [复制链接]

1#
治疗白癜风的小偏方 http://pf.39.net/bdfyy/bdfjc/150917/4698007.html

导读:要评价一所学校是否可以被归到“名校”或者“牛校”的行列里,最直观的参照标准就是升学成绩(毕业去向)了。然而幼升小的特殊和困难之处在于:小学不像初、高中,没有类似中高考的这样的客观指数可以参考衡量;与此同时,还受到推优、对口、直升等种种不同升学方式的干扰.....这在某种程度上大大增加了我们择校的难度。

下面的这份汇总,包含了*浦、浦东、虹口、徐汇、闵行、普陀、杨浦、静安、长宁、宝山共10个区热门小学的毕业去向情况,是小白结合-年毕业生家长的口述及分享综合整理出来的,数据十分珍贵!相信会为大家的幼升小择校给予帮助,也希望读者们能分享给更多正在为幼升小纠结的家长。当然,个中错漏不准确之处,欢迎知情者不吝留言补充~

热门公办篇

1.上外-*浦外国语小学(公办,地段对口)

毕业去哪儿:

好学生一般会选择考本区的立达、永昌、格致初、向明初的好班也可以考大同的好班(往年大同初好班会提前去*外考试,成绩合格的自然被通知到去好班。);大部分则会选择对口大同的平行班。大同和格致谁是区内头牌争论了百年,大同胜在综合实力。总之,上外*外是是区内公办头牌,升学方面不比徐汇的任何一所公办差。

2.蓬莱二小(公办,地段对口)

毕业去哪儿:

目前区内择校情况最好。+进入立达(10+理科班20+在英语强化班),其余在平行班;15+去*浦明珠(去明珠的都是平行班);2.对口市十中学,算是区内二梯队优质中学,但入读的寥寥无几。

3.卢湾二中心(公办,地段对口)

毕业去哪儿:

二中心比较注重学习进度,一年级开始就严格抓学习。就升学成绩而言,二中心已经超过一中心了。但毕业去向和蓬莱二小比差距不小,但班级前五名左右考永昌初中没有任何问题;对口的是启秀实验中学(不太灵)。

4.上海实验小学(公办,地段对口)

毕业去哪儿:

实小毕业也非常多择校的,每个班30几个人对口进敬业的也就5、6个。历年水平和卢湾二中心相当,但不如蓬二,择校去立达的比较多,每个班有几个名额的XWB推荐,表现还可以的基本都能录取。但孩子如果是以乐器艺术特长生的身份进入实小的话,要签合同。

5.*浦一中心小学(公办,地段对口)

毕业去哪儿:

1.对口地段生占比较大,因此择校风不盛,但是有志于民办的尖子娃基本都能成功进入*浦的几个民办初中;2.对口的尚文中学,属于区内比较一般的水平,但不是菜中,去年有5个预录八大。

6.卢湾一中心小学(公办,地段对口)

毕业去哪儿:

1.一中心比较注重综合素质,三年级前是愉快教育。学校的竞赛成绩比二中心好,每年有5+能进华育,但全区的模考成绩不如二中心;2.对口兴业中学(区内一般水平)。

7.曹光彪小学(公办,地段对口)

毕业去哪儿:

对口格致初级中学是曹小最大的亮点(*浦公办第一当推格致),也是曹小吸引生源的最大法宝。因此除了小部分牛娃,一般都不会折腾去别的学校。但是由于地段原因,学校的大条子很多......

8.师专附小/卢湾实验小学(公办,地段对口)

毕业去哪儿:

两校都对口李惠利中学,该初中区内二梯队公办可排第一,但是最好能考进好班。两校相比,卢湾实验的硬件绝对在*浦区数一数二,堪比私立,现在处于上升通道,基本各公办特色班也都会来推优。每周还开设外教口语课程,每年奥数班选拔一批孩子,数学成绩不错,校长是数学特级教师。师专比较老牌,但发展后劲不足。

9.徽宁路第三小学(公办,地段对口)

毕业去哪儿:

有择校要求的基本都要自鸡;去立达的很少,其他民办和公办特色班的多一些;对口市南中学(区内准菜中)。

热门民办篇

1.私立永昌(民办,本区招生)

毕业去哪儿:

九年一贯制,直升永昌初中(需要考试,比较难),初中每届有近50%毕业生能进入四校八大,有近85%的学生进入区重点中学,算区内比较出色的,但不是顶尖的。

热门公办篇

1.汇师小学(公办,地段对口)

毕业去哪儿:

对口徐汇中学、市四中心,基本上1/3学生会对口入学(大多抽签去徐汇中学),其余进民办和公特。平均一个班有3-4人能进华育或世外,还有星河湾、包玉刚、康德之类的。说实际的,汇师是四大公立之一,比起其它学校有一定小升初优势,但跟四大民办比还是有差距的。

2.建襄小学(公办,地段对口)

毕业去哪儿:

择校不多,每个班都有5个左右进入位育、世外、上中东,另有进入上宝、上外克勒等;其他都进入对口的位育初、市二初;位育初近年来中考成绩一直在进步,今年市重点预录取总人数是徐汇公办中最多的,但要注意小升初是电脑派位,上建襄去上述两校可能性是均等的。

3.高安路第一小学(公办,地段对口)

毕业去哪儿:

高一学校里面大多数学生都是来自于官宦家庭(市领导教职工),孩子都是非富则贵,因此小升初想择校的话,大TZ很多,今年全校上了16还是18个华育,好几个是8班的,该班主任班上还上了4个世外,全校大小西很多。对口南模初中、五十四中学、徐汇中学、市四中学、淮海中学。大部分孩子会不择校去隔壁的五十四中。

4.向阳小学(公办,地段对口)

毕业去哪儿:

学校的老师水平很高,整个学校的升学情况很好,年全校录取了10个华育。

有家长分享,自己班级里二十个小朋友左右,两个华育,一个上外双语,大小西各一个,明珠、进华、协和各一,体制外诺德安达和康德各一,其余一大半是位育,还有徐汇,市二,市四一些。总体向阳的父母不算鸡血,大家都比较顺其自然。运气比较好的班级,摇号基本都是位育,市二、中国的个别。

5.求知小学(公办,地段对口)

毕业去哪儿:

30%择校。年一个班数据:3个小西、1个上宝、1个大西;另一个班数据:1个小西、1个世外、6个大西、3个公特。(大西:西南位育;小西:西南模范)

7.上师大一附小(公办,地段对口)

毕业去哪儿:

16年没有找到入围华育等牛校的统计,大概一个班左右能考上西南位育(待确定)。对口中国中学、康外实中(联莘居委地块),属于徐汇公办中学的中上层次,分平行班和特色班,特色班需要考。

8.上海小学(公办,地段对口)

毕业去哪儿:

择校方面整体属于徐汇公办的中等水平。对口徐教院附中,成绩中或偏下的孩子都去了教院附中。

9.东二小学(公办,地段对口)

毕业去哪儿:

对口:上师大附属龙华中学、宛平中学、零陵中学。(龙华、零陵中学都说得过去,但是宛平传是菜中,摇号是比较危险的。)因此东二的孩子小升初都会拼一拼民办,压力还是比较大的。

10.交大附小(公办,地段对口)

毕业去哪儿:

交小每年都有交大子弟入学,生源比较稳定,近几年小升初私立学校率三分之一以上,据说就比汇师略微低一点点,而且对口南模初,想考南模高稍微有优势点。

11.师三实验(公办,地段对口,九年一贯)

毕业去哪儿:

简单说一下今年的*策,学校先签了一部分好的学生进实验班,如果你有幸被选上,初中直接进实验班。如果不签,那就去考民办,如果没考上民办,那就等开学分班考。初中部连着2年中考徐汇区公立第一,小学部新成立,区二流公办水平应该有的。

热门民办篇

1.世界外国语小学(民办,本区招生)

毕业去哪儿:

每年上外:10人左右、华育20左右、实际上每年排名top30的娃都会收到华育的邀请,也可进入世外培优班。每年前左右(注意每届境内只招人)都有机会直升世外中学,实际录取人数在70%左右(在大多数牛娃会选择出国的情况下,该校中考成绩仍常年全市前八,不过最近有所下滑)。如果初中毕业选择世外的高中,出国去向也是很不错的。

2.爱菊小学(民办,本区招生)

毕业去哪儿:

去西南位育的每班大概10人左右(一个班另有1~3个华育),有些娃走体制外,还有些娃借艺术特色去了公办特色班。坊间传的比较广的说法是:每个班固定有6个进西南位育的名额,但是不一定是班上的前六名,只有老师知道选拔标准。总之,凭真本事考进爱菊的娃,小升初回户籍对口的很少,除非户籍对口本来就不错。

3.逸夫小学(民办,本区招生)

毕业去哪儿:

华育中学的亲儿子。一个班前20能进华育、世外、西南位育等学校(全校前30基本华育稳),其他如华二,上宝,文来,徐汇等。剩下的只要不是太差可进西南模范。比如年六个班(6×40=名)中最后需要参加摇号的同学没超过5个。

4.盛大花园小学(民办,全市招生)

毕业去哪儿:

有人说盛大是小年,录取华育等校的人数比以前少了不少。也有人分析这届盛大五年级,奥数战绩比去年那届五年级出色很多,很多弃华育选择了市北理等名校。年数据:(录取为人次,即有重复)华育33、世外33、西南模范50、西南位育、上宝18、民办位育39、华二初23、张江4等。

热门公办篇

1.上海实验学校(公办,全市招生,十年一贯)

毕业去哪儿:

小学部90%(也就是50人左右)选择直升初中部(占初中部招生总人数的一半),另10%有的因为跟不上而选择多读一年,有的跳出上实去了其他学校。上实高中部年的一本率在90%以上,清北复交成绩排上海第六,但年新高考因为小三门的缘故水土不服,成绩下滑明显。

上实体制特殊,小学进去的时候,老师都是千叮咛万嘱咐,说目标北大清华就别来上实。不是说考不进北大清华,而是学校不会去逼学生天天写作业做卷子来提高成绩,因此没有鸡血的环境。而且小学部的英文也只是一般公立的水平,因此对择校有要求的家长还是需要课外加码。(不过,据小白了解,中科院少年班全上海录取的3个孩子中,就有两个来自上实...)

2.明珠小学(公办,地段对口)

毕业去哪儿:

明珠总的择校率在80-90%,连续几年蝉联上海第一,是上中四子张江、上宝、华育、上中东四校的第一大生源提供地,每年录取人数都在80+。其中,进入华育的最近5、6年以来基本都是在30-50个,也就是有1-1.5个班是明珠的,此外,占上外生源的10%-15%,占上实生源的2/5。

年数据:以B区为例(毕业生家长分享):一共个毕业生,择校率70%,其中上外有6个(3个小语种班);拿到华育offer的有27个;兰生复旦有7、8个;上实有8个。此外,明珠ABC一共去了47个张江(共65个拿到offer)。

(以下为升学成绩汇总{ABC三区合计})

(此数据来自论坛家长分享)

当然,很多事情光看数据有失偏颇,明珠虽然是公办小学,但往年都可以收选拔过的孩子,也就是和民办小学一样的生源。这几年这个*策没有了,只有地段生了(但据说明珠A、C仍然可以报考,不过需要自己联系学校是否有名额。而择校费30w的传闻已经被倪校长否定了,理由是明珠根本不差钱,去年还把多出来的w上交给了国家...)。

因此,全地段生(以及换校长)后明珠是什么样的水准,要看年第一届毕业生成绩了。不过就最近几年的情况来看,只招收地段生的B区在和A/C两区的比拼中也并不落下风。

3.福山外国语小学(公办,地段对口)

毕业去哪儿:

公办福外的四个校区从来不发喜报,但据家长透露,每年进入兰生、华育、市北理的人数一直都处于全市较高的水平。今年4个校区进张江的一共31人,另外不少会进对口的建平西校,该校中考的重点率约为60%,也是不错的。不过就升学率而言,这两年公办福外的总体质量有下滑的趋势,不知道和集团重点扶持正达是否有关。

4.浦东二中心小学(公办,地段对口)

毕业去哪儿:

今年数据暂缺,以年为例,华育都有1个、上外附中2个、浦外附中15个、上实5个、华二7个、张江15个、新竹园51个、交大附中12个、进才北校39个、进才实验5个,建平西校27个,东昌南校14个。

5.六师附小(公办,地段对口)

毕业去哪儿:

年不完全统计:上外附中3个、上实8个、浦外附中10个、华育1个,张江12个,大概21个公特(大多数去的建平实验)。

年数据:上实13个,兰生7个、华育7个、张江33个、新竹园73个、建平远翔32个、华二初7个。

对比之后可以发现六师今年退步了。

6.浦明师范附小(公办,地段对口)

毕业去哪儿:

东城校区年是有史以来择校最好的一届,多个毕业生的择校成绩是:

1个,1个市北理,4个华育,2个兰生,3个上实,7个张江集团,20+新竹园,浦外若干(据说一个班就有4个),剩下基本每个班级10名左右进才外国语。

东城校区前2年的情况:上外附中、兰生、华二各有1-2个,张江5个左右,西南位育、西南模范2-3个,交大附中、新竹园25+,浦外8个左右,另有50人左右进入其他的二梯队民办初中。

潍坊校区某班初中录取情况:华育1上中东1立达2浦外2新竹园5协和1格致初1甘泉外1建西2进外1进实2进北2罗山2洋泾外8

7.昌邑小学(公办,地段对口)

毕业去哪儿:

(大华校区16年数据):人毕业,有85人择校,分别是华育4、浦外4、张江4、华二7、新竹园25、上中东校5、上实1、西南二校6、洋泾菊园4个,其余的孩子对口入学。

8.海桐小学(公办,地段对口)

毕业去哪儿:

的非官方数据是:上实6,上外6,华育2,兰生2,张江12,其他的若干,数据为最终择校数据。(总体和去年差不多,但是今年原校长因为某风波被撤换了,所以也没有官方红榜了,对学校未来影响也有待观望。)

海桐择校出路最大的是张江集团,新竹园,上外浦外附中三个学校。8、9年那时候红榜上还有进入进才北(实验班)、建平(实验班)的,不过后来就没有了,大概已经不稀奇了。

海桐小学历年红榜不完全名单

9.竹园小学(公办,地段对口)

毕业去哪儿:

(竹园3个校区+龙阳路校区1个班):上实14人、浦外30人、张江29人、华育3、复旦兰生3、新竹园56、建平西61、建平远翔84、华二(闵行)12、华二(嘉定)3等。

10.洋泾实验小学(公办,地段对口)

毕业去哪儿:

(光荣榜,供参考):上外4、上实4、张江11、华育1、新竹园34、浦外3、建平远翔15、建平实验理科班14、建平西特色班28、进才北特色班37、交大附中8。初中的对口学校是进才北校。

11.进才实验小学(公办,地段对口)

毕业去哪儿:

进才的小学部和初中部已经分开,不再是九年一贯制,学生的房产证和户口在联洋社区,才可以升入进才实验中学就读。进才中学是浦东数一数二的公办初中。

12.建平实验小学(公办,地段对口)

毕业去哪儿:

小学和初中也分离了,不再九年一贯,情况和进才差不多。建平实验中学不对外招生,普通班由建平实验小学直升,实验班由条子生加就近小学推荐生和建平小学优秀生经考试产生。

13.上实东校(公办,地段对口)

毕业去哪儿:

上实东校的小学部在浦东新区可以排在二梯队前列,虽然比不过明珠、福外和六师附小等老牌劲旅,但是绝对可以和二中心、浦明师范、海桐等并列;对口的孩子基本都直升本校初中部。但如果是非地段生,小学成绩很不好的话学校是不让直升的。

初中部虽然比不过浦东的几个民办,但是抛开上中东这个奇怪的公办不算(同样没地段生),上实东就是浦东中考的霸主级存在!初中招7-8个班,小学全部直升的话一共5个班。每个班40名学生,有一个是提高班。初中毕业市重点率为60%,四校录取10名左右。浦东第4,公立第一,比较稳定。另外上实东初中部还有4个班人左右的非地段生。

热门民办篇

1.福山正达外国语小学(民办,全区招生)

毕业去哪儿:

主要目标为华育、浦外、上外、张江、兰生、上实等。但今年因为教委的新*,华育、张江等部分学校去正达的smk(神秘考,提前选拔学生)取消了,对正达的小升初成绩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总体上不如前两届来得惊艳。毕业生大部分都去了上述民办.去对口学校的主要是建西、建实和进才。

2.浦外附小(民办,全市招生)

毕业去哪儿:

浦外毕业大多数还是会选择冲本校的附中,现在虽然没有直升了,但是考附中还是有一定优势的。附中毕业通过考试有50%左右可以直升浦外的高中部,剩下的都要出去中考。浦外高中部很好,一本率90%左右,进上外也相对容易,有不少保送加分的名额。

3.平和双语学校(民办,全市招生)

毕业去哪儿:

小学部70%以上直升初中部,接受完九年义务教育后,学生可以选择国内高中接受传统教育,也可以选择去国外读私立高中,或者继续在国内读双语学校。而高中部的学生则是百分百考入国外大学(因为他们参加不了国内的高考)。注意:平和高中部很难考,不是上了平和初中就能进的。

热门公办篇

1.虹口四中心(公办,地段对口)

毕业去哪儿:

1.择校,尖子生去上外、新华初、兰生,其次虹口几大私立初中。2.进入对口的虹口实验学校(上升速度很快)。

2.广灵路小学(公办,地段对口)

毕业去哪儿:

统考连续多年超过四中心,位列虹口第一。但是对口的五十二中不太好,民办初中推优名额也不多。属于还在上升中的学校。

3.三中心小学(公办,地段对口)

毕业去哪儿:

三中心舞蹈如果坚持下去,可以推优新复兴(虹口中考前三),比例超过10%,也有不少通过自考进入复兴。其他择校毕业生会选择虹口四大民办。不愿择校的去对口的鲁迅初级中学。

4.曲阳三/四小(公办,地段对口)

毕业去哪儿:

曲三曲四都差不多,对口的初中都是曲二中学,属于区重点。曲四是区重点,曲三属于四中心集团了。

5.红旗小学(公办,地段对口)

毕业去哪儿:

全校排名前30有新华初推优(有待检验),并校后对升学的影响还没有体现出来,但是统考已经考不过老对手四中心和新势力广灵了。对口丰镇中学(新市初中部也并入...),学校张贴的中考成绩有百分之四十几的市、区重点率。

6.虹口实验学校(公办,地段对口,九年一贯)

毕业去哪儿:

小学基本直升,初中部的中考成绩在全区名列前茅,年虹实中考最高分分;考上(零志愿)市重点占学校总考生人数23%;区重点65.4%。从去年开始,民办宏星小学和公办四中心的生源也开始对口实验的初中部!

7.长青学校(公办,地段对口,九年一贯)

毕业去哪儿:

在区内所有公办学校中,长青小学部可以排二梯队,而初中部则在一梯队(当然虹口是个民办好于公办的区)。总之,作为一贯制学校,如果小升初不想择校,长青是很不错的选择,但初中要争取进特色班;如果想初中择校,就有很多局限,因为优秀的娃学校不会轻易放弃,需要去追求区内外的大牛校才可以。

热门民办篇

1.上外附小(民办,全市招生)

毕业去哪儿:

1.直升上外附中:每年五年级都有个面谈名额。今年录取了31人,占总数的1/4(从12年到16年的直升人数分别是:38/24/21/35)。

2.接着是本区的民办克勒班差不多60个,其中的TZ也非常多;3.再其次是新华初、迅行都有,外区的华育、兰生也有10+。4.非常少的人会进入对口的市五中学

2.丽英小学(民办,全市招生)

毕业去哪儿:

丽英这几年上升势头很猛,连着几年都是虹口区录取率最低的民办小学,全市招生一二志愿通吃生源很好,今年17届个毕业生,个进重点民办(大部分进入华二系的新华初、新复兴、迅行等学校,另一部分进入市三女中和南模)另有2个国际学校和3个公办特色班。作为艺术特长的学校,丽英的语文和英语学科也很强,学习氛围很好。

此外,管乐班如果有考级(至少六级以上),升学时可以作为加分项,学校也会给管乐队一定的推优名额。

3.宏星小学(民办,本区招生)

毕业去哪儿:

年有一个班45个人,录取新华初、新复兴是大头,两个学校占了班级将近一半。6个同学拿到兰生offer。

全校来看的话,新华初30-40人,新复兴20+,迅行10人左右,兰生10+人,市北理、华育、上外等加起来也有10个左右。其余进入对口的虹口实验学校。

热门公办篇

1.七宝明强东校(公办,全市招生)

毕业去哪儿:

以毕业人来算,

第一档:考民办,每年推优文莱超过人,去文来、上宝的很多。另有去科教实验、华育等外区的,但数量不多;

第二档:考进公办二中特长,实验西校实验班。

第三档:按户籍、房产证对口七宝二中、三中,有-人。

2.闵行实验小学(公办,地段对口)

毕业去哪儿:

大部分会冲击民办,上宝、华育、文来等都有不错的人数,其中上宝和文来的居多。另外,校区相互之间也会有竞争,莘松最老也最好,其次是春城、景城,畹町刚开始不久,成果待检验。其余按照户籍对口入学,4个校区对口的初中有莘松中学(莘松校区)、莘松中学(春申校区)、罗阳中学。

3.七宝实验小学(公办,地段对口)

毕业去哪儿:

毕业生有被上宝、文莱、位育、南模、教科实验录取的,但相对学生数量来说,数字不是太多。问题在于七宝的生源太杂,这点学校的简介上也说了。地段对口的七宝实验中学在闵行属于中游学校。

4.平南小学(公办,地段对口)

毕业去哪儿:

每年平南小学差不多有20个左右去文来,去上宝和徐汇的比较少。进入华育等名校的基本考家里额外鸡血。总得来说,平南小学考进文来、上宝的升学率不算高,要么外面有证书或者去参加上宝小五班,而文来是看区统考成绩,每个班级前三能去就不错了。

但平南小学地段生对口的上海实验学校西校和龙茗中学都是相当不错的学校。龙茗中学虽然校龄短,但中考平均分位于闵行50所学校前四分之一,70%以上学生都能达到普高分数线,进重点高中的超过了25%。而上实西校毕业班成绩在闵行区的公办中学里一直排在前几名。而且中考的时候如果如果选填市重点的实验总校,也能够享受到一定的优惠*策。

5.平阳小学(公办,地段对口)

毕业去哪儿:

据说年平阳的小升初择校成绩比平南好。大致情况已知:1个华育、几个上宝、还有上闵外、上师大附中、实验西不到20个、还有其他民办中学。一共4个班,个孩子不到算很好了。

6.田园外小(公办,地段对口)

毕业去哪儿:

年田园银都某班三分之二上民办,有上外一个,华育一个,上宝一个,文来四个,文绮、上闵外、星河湾、世外、莘庄初级等少许。边上一个班华育2,其他也不少,还有其它班也有几个华育,上宝的;

金都有个班上宝2人,文来7人,1个上闵外,文绮已不计,基本一个班接近一半去了私立。其它班没那么突出。

田园地段对口的颛桥中学在区内口碑不太好。

7.莘庄镇小(公办,地段对口)

毕业去哪儿:

(年)莘庄镇小学南校某班小升初成绩:上宝2,文来6,文绮4,上闵外2,上师初2,西南模1(这是南校第二好的班),另外一个班的成绩:1个上宝,5个文来,3个文绮,1个上闵外,3个教科实验。总体不错,但对口的基地附中比较菜。

8.老闵行四校(江川路小学、华坪小学、鹤北小学、交大附小)都有文莱文琦的推优。

热门民办篇

1.七宝外国语小学(民办,本区招生)

毕业去哪儿:

学校官方消息为“七外学子升入上海优质民办初中升学率89.8%”,网络小道消息是:上外录取5人,华育超过去年(16年是23),上宝60+,其他的暂时不详,总体比年更好。

某班成绩:华育6,世外2,上宝12,文来9,嘉华二1,上闵外5,西南位育1,星河湾2,还有几人去向目前未知。这都是最终去向,不是offer数量。每个班情况有些不同,例如有的班上宝少而世外多,还有一个班录了3个上外。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换帅,但是吴校长留下的体系基本保持不变,推优仍按照三四五年级总排名进行,相对公平。另外同学们校外也很努力,很多上XW的,特别是上宝XW人数多,录取的也多。

附届升学情况:华育23、文来22、西模22、西位11、世外32、上宝60、其他63(上闵、上大附、华二、徐汇、南模等)、待定9。

2.协和双语小学(民办,全市招生)

毕业去哪儿:

1.从竞赛和升学情况看,协和双语的精英班和七外还有不小的差距。举个例子,从英语的教育方法来看,协和更重视英语的实际应用,七外更重视词汇和语法等对应试有帮助的方面。

2.但精英班比闵行最好的两个公办学校(明强和闵实验)肯定要好不少。往年明强升上宝+华育的总人数都比协和双语少(明强学生总人数接近,协和双语),协和考上华育,世外,上宝,兰生,上外的人数在25到30人左右,算上几个直升协和初中的牛娃,基本上前30名能上比较好的初中。不过比例分配有些不平均,最好的班能有近10个。

16届小升初的协和家长说,班上3个上宝1个华育5个小西3个民办南模等等(这是其中一个班的数据)。年总共人左右,5个华育,少数上宝,多数直升了。

3.协和万源城小学部(民办,全市招生)

毕业去哪儿:

是第一届毕业生,小升初直升本校的比较多,当然也有考出去的,比如:上宝、闵华二、星河湾等,进入华育也有,但比较少。70%的孩子进入本校初中。其中一个班的情况:20个孩子小升初,留在协和系统的10个左右,分别是协和万源初中、协和古北、协和国际部、协和教科实验。离开协和的10个左右,体制外的星河湾,赫德,体制内的延安理,华育,上宝各1,世外2,其他几个不了解。包校也有考上的。

4.协和尚音小学部(民办,全市招生)

毕业去哪儿:

16某班级,有1个华育;2个上了上宝;2个千人考达标,因为居住证分未满,没有上,后来去了西南位育;2个南模;大概有10多人去了协和系的,包括双语,尚音,教科实验中学。

5.复旦万科(民办,全市招生)

毕业去哪儿:

九年一贯,大多数学生会直升,而50%以上的初中毕业生都会选择考取四校以及一些国际知名学校。

热门公办篇

1.静安一中心小学(公办,地段对口)

毕业去哪儿:

1.四五个班级每个班20人左右,一共一百多个人,择校率比较高,有去静教、市西、七一、上外静中、时代的(一中心的娃只要愿意去好像没有不收的)。每个班都有个别考到外区的上外、上宝、存至、培佳等。

2.一中心本身是好学校,但是对口不太好:育才初中(电脑派位只有40人)、培明中学(很差),有20%的毕业生进培明。

2.一师附小(公办,地段对口)

毕业去哪儿:

1.对口:七一和市西,随机分配,五年级时市西重点班奥数班会来考试选人,小升初比别人多条命。七一也分平行和重点班,总体市重点率在35%上下。

2.择民校:华育、世外、西南位育、上外、兰生、张江都有若干;

3.特色班:市北理科、上外、静教院、市西理科等。

3.静教院附小(公办,地段对口)

毕业去哪儿:

目前静教附中5个班中,有3个班是附小直升的(90%的直升率),剩下2个班全市招生择优录取。学校中考成绩连续10余年在全区独占鳌头,网上公布17年的中考平均分,其中理科班的均分基本可达上下,已经连续12年静安区中考均分第一。每年预录四校、八大的有20人左右,成绩在全市20名上下,考入市西、育才以上学校的近70%,民立、市一以上的近90%,区公办普高学校以上接近%。

4.闸北实验小学(公办,地段对口)

毕业去哪儿:

大部分会进入对口的风华初(西校),如果不提市北的理科班的话,风华和市北的教学成绩是挺旗鼓相当的。

5.大宁国际小学(公办,地段对口)

毕业去哪儿:

1.大部分去对口的风华初级中学(东校)

2.每年进市北理4-5个,1-2个上外。另有新华初,克勒班、兰生若干,这个主要靠自己鸡血。

6.万航渡路小学(公办,地段对口)

毕业去哪儿:

1.万小已经成为静安公办三大名校之后最出名的公办学校了,近年发展势头很好。

2.对口同济七一和市西中学,随机分配。五年级时市西会来考试选人,根据成绩进市西的各档好班。小升初比别人多条命。七一也分平行和重点班,总体市重点率在35%上下。

7.闸北三中心(公办,地段对口)

毕业去哪儿:

大部分选择对口的青云中学(区重点),但只能进入平行班。

8.闸北一中心(公办,地段对口)

毕业去哪儿:

1.一中心大多数学生初中都择校,进好初中是有一点优势的。成绩好的(数学竞赛要拿奖)可以到市北理和华育,剩下的好学生基本进入扬波理,学费也比其他学生便宜。

2.不择校的很多选择进苏河湾外国语。其次是向东特色班。其余对口向东平行班(很一般)。

9.闸北二中心(公办,地段对口)

毕业去哪儿:

据家长称,闸北二中心今年小升初,单单民办扬波中学,就有40多个孩子被录取,扬波本区招生个,作为公办已经很不错了。除了本区最好的扬波,今年还有考进上宝,,嘉华二,上外双语的。40个是今年17小升初的情况,估计未来也会有大数据贴出来给家长参考的。去年二中心进扬波的有19个,前年是5个。总体来说二中心进步很大。

对口新中初中,不算特别好的中学,和市重点新中高中没有直接关系。

10.西康路小学(公办,地段对口)

毕业去哪儿:

1.对口入学培明中学(很一般)

2.择校:以西三小学某班28人为例:3个市西理,1个七一,1个静教,1个嘉定华二,还有民立和育才等

11.市西小学(公办,地段对口)

毕业去哪儿:

对口华东模范中学(非常一般),不过去年开始对口市西初的名额越来越多,差不多要一个班(40个左右)了,据说未来可能全部对口市西。市西小学可能会是下一个热门学校。

热门民办篇

1.上外静小(民办,全市招生)

毕业去哪儿:

40%的学生考入上外静中,40%进外区民办名校(其中上外系的比较多),10%选择本区民办初中,10%进入对口公办(一般是较好的公办)。

2.扬波外国语小学(民办,本区招生)

毕业去哪儿:

1.与闸实验一样的奥数安排(筛选A类孩子跳一级学奥数,到三年级全部学生分层学奥数),一下开始英语班级前15名进社团开小灶,四年级全体学生英语口语分层分班,一周英语课一只手的量,~的杯赛成绩可以排全市的前15位;

2.按学籍对口风华初中(西校区)。

3.有一半的人会留在本区,其中,30%可进扬波中学,其他的进入田家炳、市北理以及风华等;另外一半的人考出去以兰生、进华、上外为主。

3.彭浦实验小学(民办,本区招生)

毕业去哪儿:

对口彭浦中学,属于北区较好的区公办初中。部分去田家炳和扬波中学,一定有进入一梯队民办的孩子,具体情况暂未搜集到。

4.童园实验小学(民办,本区招生)

毕业去哪儿:

对口和田,但是选择对口的比较少;班级前列可入市北、兰生复旦、华育、进华、华初理。其余也可进二梯队民办,少部分回对口公办初中。

热门公办篇

1.华师大附小(公办,地段对口)

毕业去哪儿:

1.择校的一般以区内的民办进华为目标,当然也有跨区去华二等校的;

2.考入本区内的公办特色班;

3.对口的华师大四附中以前是菜中,现在发展势头不错已经算区内二梯队的初中了。

2.江宁学校(公办九年一贯,地段对口)

毕业去哪儿:

江宁英语比较薄弱,数学也只是校数。初中招生是小学的二分之一,意味着小学有一半的人择校考出去。虽然算是普陀比较好的学校了,但需要提高仍然需要家长在外面补课,想博附近的静教院等校,必须班级前五。

据家长称,去年第一名被华育录了,没去自己考上了上外,第二名复旦兰生,考上进华的10-20个;和小学部相比,初中部相对而言还不够好,近几年中考成绩起伏不定,目前可以排到区内第二梯队。但今年上中录取的学生中,有4个是江宁学校出来的,这个成绩相当不错了。

3.中远实验学校(公办九年一贯,地段对口)

毕业去哪儿:

中远小学弱于武宁和中北一小,初中强于武宁和中北一小对口初中。今年初中考了特别好,十几个进入四大。而且初三学生升入市、区重点高中的比例历年来均在60%以上,并不断攀升。

4.武宁路小学(公办,地段对口)

毕业去哪儿:

今年武小毕业生有博进上外的,另外大部分去了兰田中学,还有去静安附近的学校。而且武小毕业的孩子,很多好的初中还是很待见的,每年都有不少录取静教院和市西好班。进武宁小学后中学大多择校,进对口武宁中学的寥寥无几(一般也能去武宁的好班)。

5.朝春中心小学(公办,地段对口)

毕业去哪儿:

对口的兴陇中学不算好,普陀区内排二梯队末尾。所以到小升初会比较痛苦,很多都会择校去进才和梅陇。

6.曹二附校小学部(公办九年一贯,地段对口)

毕业去哪儿:

曹二附校是九年一贯制,初中部近几年中考成绩都不错,小学部没有初中名气那么大,初中部考曹二有优惠*策。而且从这两年的中考进曹二的人数来看也比兴陇中学高很多。虽然小学没有朝春好,但是结合初中比起来就比朝春有优势。

7.新普陀小学(公办,地段对口)

毕业去哪儿:

择校的不多,基本去进华;其余一般都会选择对口的梅陇中学(平行班);梅陇中学的重点高中升学率排全市公办的Top5,但基本理科班的贡献比较大,也是出名的题海战术,作业超级多。

8.真如文英小学(公办,地段对口)

毕业去哪儿:

大部分进入对口的上师大附属二实验,择校也基本是区内民办或特色班。

9.中北路一小(公办,地段对口)

毕业去哪儿:

差不多1/3择校去外区,1/3择校本区非对口,1/3去对口的北海中学(是区内二梯队中下的学校,但是北海同时也对口传说中的菜小陆家宅小学。)

10.长征中心小学(公办,地段对口)

毕业去哪儿:

择校成功率不及中北等校,一半以上进对口长征中学,是区内二梯队的初中。

11.晋元附校(公办九年一贯,地段对口)

毕业去哪儿:

小学部基本直升初中部,中考升学率方面,晋元附校学校每年考进区、市重点高中的比例一直稳定保持在区公办学校前列。

中考成绩:分以上9人,~分16人,市重点:人,区重点:29人,市区重点率:72%。

热门民办篇

1.金洲小学(民办,区内招生)

毕业去哪儿:

今年金洲多了一个英语特色班,老师课上抓得很紧,课程进度非常快,语文快的时候一天上一篇新课文。如果孩子能够适应应试强度的话,小升初的出路是很好的。一般大部分毕业生可以去梅陇理科班(要考的),也有去华育、市北理科、华二的,这些尖子生人数比培佳多些。

2.培佳双语小学部(民办,全市招生)

毕业去哪儿:

普陀区唯一的十二年一贯制学校;40%-50%的毕业生会选择直升培佳初中。其他会考入外区重点私立或公立特色班,有的选择出国。

中考成绩:分以上的8人,分以上的28人。四校录取率12%,市、区重点录取率85%。

热门公办篇

1.二师附小(公办,地段对口)

毕业去哪儿:

1.择校率比较高,达50%+。其中全校有15+进入兰生复旦;每个班10个左右去存志。

2.对口初中:去对口铁岭中学,抛开复旦二附中不算,也算是杨浦公办较好的了。

2.打虎山一路小学(公办,地段对口)

毕业去哪儿:

打一的出路非常好,不然每年也不会有那么多人千方百计要名额。30%会进入如全市排名前列的民办初中,对口的公办昆明学校高中预录也排在杨浦公办前五,算是很好的保底学校。

3.控二小学(公办,地段对口)

毕业去哪儿:

1.择校率较高,目前的数据是:年10人+进入兰生复旦;另存志等民校若干;2.对口直升区内非常一般的控江初中。(今年的数据暂无更新)

4.复旦附小(公办,地段对口)

毕业去哪儿:

学生主要是复旦二代,由复旦大学直接领导,直升复旦二附中!但是也有少部分迫于学习压力选择对口的育鹰学校。

5.杨浦小学(公办,地段对口)

毕业去哪儿:

到去年为止,杨浦只有两届毕业生,多人的规模基本都有6个左右进了兰生。下面是杨浦特色班的择校数据:兰生3、存志6,平和7(28人的班级26人升民办)。其他进入对口的复旦实验学校。

6.六一小学(公办,地段对口)

毕业去哪儿:

择校数据未知,不过对口的同济第二初中很一般,中考在全市排名左右。

7.复旦科技园小学(公办,地段对口)

毕业去哪儿:

1.去年复旦科技园小学毕业班的综合成绩在整个杨浦也是排名前五之内,进入杨浦前四大的学生很多。

2.对口的上音实验也是杨浦区第一梯队的初中。历年升学成绩区内前五。

热门民办篇

1.民办打一小学(民办,本区招生)

毕业去哪儿:

1.择校一般选择考入兰生、存志等。

2.对口铁岭中学,抛开复旦二附中不算,也算是杨浦公办较好的了(ps:中考状元民办打一毕业。)

2.上外双语小学部(民办,本区招生)

毕业去哪儿:

1.以英语为特色的上外双语每年奥数杯赛的表现非常不错。

2.45%学生直升沪上前十初中——上外双语,初中部实力接近兰生,与存志势均力敌(甚至更好)。初中部历年中考成绩可以排在杨浦前三,年直升名额有多个,也就是接近45%的学生直升初中部。

3.其他学生更优秀的学生会选择考兰生复旦、上外附中等学校。据家长分享,上外双语小学部的学生几乎没有去凯慧和存志的。

3.阳浦小学(民办,本区招生)

毕业去哪儿:

1.择民校的人会达到2/3,50%以上的毕业生考入控江民办,约15人左右考进存志和兰生,少数会被上外附中录取。

2.有差不多1/3的人会去对口的辽阳中学,这个学校虽然在区内公办初中的排名靠前,但总体一般。

3.阳浦出生的孩子未来进复旦、交大也相对容易。

4.同济实验小学部(民办九年一贯,本区招生)

毕业去哪儿:

按照年的升学数据,一半的人直升,其余择校。

热门公办篇

1.江苏路第五小学(公办,地段对口)

毕业去哪儿:

年一个班大概4人去了民办初中,部分有TZ,其余部分会选择考入延安初理科班,择校总人数占全班的10%。剩下的90%有3条出路:摇号进延安平、市三平,TZ进延安平、市三平,体制外。不过,进了延安平、市三平的那些,现在在各自初中的成绩好像都蛮不错的。

2.愚园路第一小学(公办,地段对口)

毕业去哪儿:

不管是统考还是小升初择校,愚一与江五都不分上下;摇号片区是省吾中学、长宁中学、华*附中、市三女初、延安初。

3.建青实验小学(公办,地段对口)

毕业去哪儿:

1.少数会择校去华育、世外、进华等校;

2.直升,总体来说初中很一般(成绩好的孩子初中可以进2个实验班,初三时实验班又解散,新成立高中延伸班);高中重点班还行;(但似乎入小学必须要签直升协议,不得择校。家长可以提前和学校求证)。

4.长宁实验小学(公办,地段对口)

毕业去哪儿:

1.择校的主要选择徐汇的民办。有条子的去东延安;

2.摇号片区是天山二中、天山初中、仙霞高级中学、娄山中学、西延安中学。

5.天一小学(公办,地段对口)

毕业去哪儿:

1.择校主要去徐汇区民办;

2.电脑派位:泸定中学、长宁中学、姚连生中学、娄山中学、延安初中(很难,要TZ)。

6.适存小学(公办,地段对口)

毕业去哪儿:

电脑派位:西延安中学、延安实验初中、新泾中学、西郊学校、天山初中、娄山中学。

7.绿苑小学(公办,地段对口)

毕业去哪儿:

电脑派位:西延安中学(有推优)、延安实验初中、新泾中学、西郊学校、天山初中(有推优)、娄山中学。

热门民办篇

1.包玉刚实验小学(民办,全市招生)

毕业去哪儿:

包校是一所偏体制外学校,培养方向完全是出国留学;从小学开始,学生家长基本都是这个理念,八成会直升包校初中或高中(小升初看小托福成绩的),最后在高中毕业后进入北美国际名校(第一届学生的成绩可在包校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