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外派文莱支教的任期即将结束,纵是有太多的爱与不舍,这份情感也都将告一段落。所幸,爱人已做好准备,即将接过“接力棒”踏上新的征程,相信孩子们“逢三必吃”的麻辣火锅还会继续在文莱烫下去……”
欣闻爱人支教申请通过文莱批准的消息后,大竹县石桥铺小学教师肖咸江在笔记里如是写到。文中的爱人正是和自己同在石桥铺任教,又刚被国侨办派往文莱支教的华文教师范凌霄。
肖咸江老师和爱人范凌霄老师
你可能会问他们为何愿辞别故里,接连远赴海外支教呢?想知道?
快来一起来“揭秘”吧!
是信仰,一种关于根*梦、关于中华情的信仰。马来奕,文莱的第二大区,总人口40余万人的文莱就有近2万人的华人生活在这里。华语在文莱不是官方语言,*府不做统考要求,但华人父辈们却对华文教育寄予了厚望,要求十分严格,常说,“我们为什么不去*府学校免费上学而是花钱让孩子读华校?就是不能让他们忘了自己是华人,是龙的传人。”
去年3月,我刚到马来奕中华中学的第一天,校长就满脸疑惑地问我:“你在中国有工作、有家庭,为什么还愿意到这么远的地方来支教?你不想念他们吗?”校长是第二代华人,面对她突如其来的提问,我竟一时不知该如何作答。
是啊,从“邂逅”华教,成为逐梦的开始,到现在历经了多少曲折;从接到出行通知的欣喜若狂,到回家时的一屋凝重,心中又是怎样的百味陈杂。年迈的父母总是红着眼圈说放心吧,他们身体都很好;儿子眼泪汪汪地听我谈理想,然后似懂非懂地点头,晚上一定要跟我睡,枕着手臂呓语呢喃;爱人一直都是默默支持,但那个时候也一度哽咽……
马来奕中华中学
“是信仰,一种关于根*梦、关于中华情的信仰。”对于我的回答,校长竖起了大拇指,连连称赞。她说文莱华校太需要中国*府选派来的专业华语教师了,中华中学华文组因师资等问题,华文质量也一直上不来。从那时,我就暗下决心,一定不负使命,竭尽所能上好每一堂华文课,也是从那时,萌生了让爱人跟我一起支教的想法。
当地媒体关于肖咸江老师的报道
把民族文化发扬光大,以此增强世界华人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在一次偶然访问中,我认识了他——刘华源。他是一位德高望重的华教名宿,他用毕生精力与*府谈判,为华校争取权益,年被马来奕中华中学礼聘为永久名誉董事长。
肖咸江(左一)与刘华源先生(左二)合影
他为三个孩子取名松、竹、梅,要求孩子用“岁寒三友”的品格自律;广西某大学的访问团队到了,他无偿提供全方位协助;奕中筹办文莱-马来西亚书法联展,他慷慨解囊,赞助所有花销;他特意嘱托我要把筹备展览的经验多交流,这种文化交流机会难得,要持续办下去,还打电话通知远在澳洲的女婿专程回来观展……
他激励我“越是民族的东西就越要展示给世界,要把民族文化发扬光大,以此增强世界华人的向心力和凝聚力。”那份真诚和慈祥,深植我心。也是在那时,我跟我的爱人像热恋煲电话粥似的聊了个通宵,并促使她作出了当一名志愿者老师的决定,其间我们考虑了几乎所有可能遇到的困难。
文莱苏丹钦点贺寿礼作品我们的愿望是去中国,因为有熊猫、有麻辣火锅……
记得有位五年级女孩儿,上华文课时拿着一张大熊猫的图片问我认识“宝宝”吗?看着她一本正经的模样我乐了,作为大熊猫的娘家人,怎会不知道?没想到她接下来一口气说出了20多个关于四川的名词,九寨沟、峨眉山、川剧……如数家珍。最后她幽幽地问我,麻辣火锅好吃吗?惊讶之余,我问她怎么知道这么多的四川元素?原来她听说新的华文老师来自四川,她就跟妈妈花了整晚时间查阅四川的资料并整理出来。
不只是我在备课,孩子们也在备关于我、关于中国的课。后来的中秋节晚宴上我收到了一份特别精美的礼物——熊猫花灯,多么有心的孩子!“不过你也不会失望——我会想办法让你尝到‘麻辣火锅’的味道!”我对自己说。
既然孩子们对中国如此感兴趣,我何不趁此机会在课程中加入更多的中国题材、家乡元素?我利用课余时间给孩子们播放《航拍中国——四川》等宣传片,让这些学子们全方位、多角度认识一个拥有美丽自然风景、悠久历史文化、高度现代文明和独特民族风情的中国。孩子们观看后就一个愿望:我要去中国,因为中国有熊猫、有麻辣火锅……
天下华人是一家,文莱的华人更是热情的、真诚的,在近两年的外派时间里,我收获了友谊、开阔了视野、提升了能力。接下来,也正如于红大使在“中国籍教师交流会”上所说“中国志愿者和教师架起了中文两国民间友好交往的桥梁”一样,我和我爱人将通过我们的点滴努力,不断去夯实拓宽这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交流、传承之桥。
中国籍教师交流会上与于红大使合影(第一排正中)大竹同心
同心同向同行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