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5日,中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和东盟10国(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泰国、新加坡、文莱、柬埔寨、老挝、缅甸、越南)共15国签订《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egionalComprehensiveEconomicPartnership,简称RCEP)。RCEP到底是什么?对跨境生鲜农产品贸易有何影响?对我市建设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又有何启示?本文简要分析如下:
一、RCEP的签署背景和过程
(一)协定签署背景。近年来,随着全球单边主义重新抬头,贸易保护主义逐渐升温,跨境贸易面临着更加严峻的挑战。为进一步削减关税和非关税壁垒,促进全球自由贸易,东盟10国于年发起了RCEP,并邀请中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印度6个对话伙伴国参加。印度因“有重要问题尚未得到解决”,年退出谈判。该协定(不含印度)涵盖人口超过23亿,GDP总和超过25万亿美元,贸易总量约占全球25%,是全球涵盖人口最多、最具潜力的自贸区谈判。
(二)协定签署过程。RCEP谈判于年11月正式启动,涉及中小企业、投资、经济技术合作、货物和服务贸易等十多个领域。八年间,经过3次领导人会议、19次部长级会议、31轮正式谈判,终于正式达成。
二、RCEP的主要内容和特点
(一)主要内容。RCEP文本包括序言、正文和附件三大部分,其中正文部分共20章(分别为初始条款和一般定义,货物贸易,原产地规则,海关程序和贸易便利化,卫生与植物卫生措施、标准、技术法规和合格评定程序,贸易救济,服务贸易,自然人临时移动,投资,知识产权,电子商务,竞争,中小企业,经济技术合作,*府采购,一般条款和例外,机构条款,争端解决,最终条款),附件部分包括3个方面(分别为RCEP联合委员会附属机构的职能,各成员国服务具体承诺表,各成员国服务和投资保留及不符措施承诺表)。
(二)主要特点。主要有四个方面的特点。一是全面性。涵盖了贸易投资自由化和便利化的方方面面。二是现代性。大力发展区域产业链供应链、新型跨境物流,推动跨境电商发展;实行负面清单投资准入承诺,大大提升投资*策的透明度。三是高质量。货物贸易零关税产品数整体上超过90%。服务贸易和投资开放水平显著高于原有的“10+1”自贸协定。同时,RCEP新增了中日、日韩两对重要国家间的自贸关系,使区域内自由贸易程度显著提升。四是互惠性。最大限度兼顾了发达、发展中、最不发达国家各方诉求,给予最不发达国家差别待遇,在货物、服务和投资等市场准入和规则领域实现了利益的平衡。
三、RCEP对跨境生鲜农产品贸易的影响分析
(一)总体利好跨境贸易发展
RCEP的签订,将极大推进地区间跨国贸易,实现地区各国间货物贸易高水平开放,助力跨境贸易发展进入“快车道”,其中中国跨境生鲜农产品贸易将有望实现“井喷式”发展,主要有以下方面原因。
1.交易壁垒逐步消除。据协定,各成员国均承诺将降低关税(柬埔寨、老挝和缅甸30%的货物、其他成员国65%的货物享有零关税*策),开放市场(除柬埔寨、老挝和缅甸外,其他国家至少开放个领域的市场)、减少标准壁垒,未来区域内90%以上的货物贸易将最终实现零关税。而多方市场的贸易标准统一化,也将削弱交易壁垒,促进自由贸易。
2.跨境物流成本降低。对跨境贸易而言,物流成本是贸易成本的重要变量。协定专门设立“海关程序和贸易便利化”一章,旨在过简化通关程序、推行区域一体的便利化措施,大幅降低跨境物流的成本。同时协定明确,“对快运货物、易腐货物等争取实现货物抵达后6小时内放行”,这为提高跨境农产品的运输效率提供了有力保障。
3.国内电商加速布局。目前,国内京东、顺丰、菜鸟、百世等电商或快递企业已提前布局,在RCEP范围内国家特别是东盟国家开展跨境物流服务。如百世快递已完成了泰、越、马、柬、新五个国家本土快递网络布局,同时开通了中国至东南亚B2B、B2C、C2C的“门到门”寄递服务。在刚刚过去的“双十一”,百世在东南亚5国的包裹总量较平日增长超过%。
(二)总体对中国生鲜农产品进出口均有利好
RCEP各成员国是我国主要的农产品贸易伙伴,在我国农产品进出口贸易中占有较大的份额。年,我国农产品进出口额.7亿美元,其中出口.0亿美元,进口.7亿美元;贸易逆差.7亿美元。主要贸易对象包括日本、韩国、东盟、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等,多为RCEP协定签署国。RCEP的正式签订,从总体上看,对中国生鲜农产品进出口均有较大利好,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有利于扩大优质农产品出口。日本、东盟和韩国是我国主要的农产品出口市场,主要出口的农产品为蔬菜、水果和水产品等。RCEP签署前,中日之间尚未达成任何关于自由贸易的协定,中日韩自由贸易协定谈判尚未完成。此次协定的签署,中国与东盟之间的贸易协定在此前的基础上更加优化,为中国扩大优质农产品的出口搭建了良好平台。
2.有利于扩大优质农产品进口。东盟、澳大利亚、新西兰是我国主要的农产品进口来源地,主要进口的农产品为谷物、畜产品、乳制品、蔬菜、水果等。RCEP签署后,随着中国进口关税的下降、进口限额的取消或增加、技术性贸易壁垒和卫生与动植物卫生措施的逐步放宽,区域内优质农产品的进口品类、数量将得到大幅增加。
3.有利于跨境冷链物流发展。年,中国跨境冷链食品消费市场规模达到亿元,其中进口需求亿元,出口需求亿元。年,跨境冷链食品消费市场规模继续扩大,上半年需求已突破亿元,其中进口需求2亿元,出口需求亿元。RCEP签署后,中国优质农产品的进出口需求将明显增加,带动冷链物流特别是跨境冷链物流的加快发展。
(三)对中国农业的短期冲击不容忽视
RCEP的签署,对国内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农产品将带来利好,提高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但也应该看到,我国农产品的综合国际竞争力在RCEP国家中仅处于中等水平(低于日韩、澳大利亚、新西兰,高于东盟地区),一些地区的农业生产方式以传统、粗放为主,现代农业体系尚未建成。因此,要加强RCEP对中国农业短期冲击的研究,加快农业供给侧改革,在过渡期内尽快提高中国农业的国际竞争力,保护中国农业和农民的切身利益。
四、RCEP框架下自贡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建设对策建议
东盟国家是四川省南向通道主要目的地,四川省与东盟双边贸易情况持续向好,年与东盟进出口总额.7亿元,比上一年增长18.9%,贸易联系越来越密切,贸易需求也越来越迫切,贸易合作发展空间巨大。自贡国家骨干冷链基地服务成渝、辐射西南、面向东盟、链通全球,将打造东盟国际农产品西南冷链分拨中心作为发展目标之一。RCEP的签署,为自贡国家骨干冷链基地带来了新机。
(一)稳定开行铁海联运班列,打造西南地区面向东盟的集散中心。我市今年已开行铁海联运班列85列,列全省第二,仅次于成都国际铁路港,北港集团油脂项目正常达产后预计每年开行铁海班列列以上。利用这一优势,通过加挂冷链车厢、开行冷链专列等形式,将东南亚水果、海鲜、冷冻食品等集中到自贡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内储存、分拨,与自贡及周边地区的温带果蔬、肉类等形成互补,还可以通过自贡食品加工产业园对东南也农产品进行深加工,延伸产业链,提高附加值。
(二)深化与青白江国际陆港合作,打造衔接欧亚与东盟的国际中转中心。欧盟作为东盟第二大贸易伙伴,与东盟达成了友好的贸易合作关系,贸易增长十分迅速。双方稳定且充足的贸易货源,为我市积极融入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四川南向开放门户城市,衔接欧亚和东盟的全物流体系提供了广阔市场,也为实质化运行“蓉欧+”东盟国际班列自贡基地和西南(自贡)国际陆港青白江离岸服务中心提供了坚实基础。
(三)建设东盟物流产业园,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年8月自贡市与广西北部湾国际港务集团、成铁集团等签署的《关于深化北部湾与自贡物流通道合作》的六方协议中,省商务厅明确承诺支持自贡与泛北部湾地区、南向国家合作共建产业园区。RCEP的签署,将极大降低国际物流成本,在自贡布局建设面向东盟、服务川渝的大宗商品交易集散的东盟物流产业园将具备更好的基础条件。加快推进东盟物流产业园规划建设,通过以点带面,充分发挥特色项目和优势项目的带动作用,主动承接国省与东盟国家产业合作项目,推动产业集聚发展,提升产业外向度。
(四)加快补齐口岸功能,提高国际贸易便利性。加快建设保税物流中心(B型),积极试点跨境电子商务综合服务,建设国际商品展示和跨境电商交易平台,降低我市进出口企业的资金成本,解决出口商品入中心退税、进口商品保税等问题,促进自贡产业结构调整,推动新兴产业发展;引导西南(自贡)国际陆港及周边区域内企业由传统加工制造转向国际贸易、保税物流和临港加工,实现产业的转型升级。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