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蓝字,即可成功订阅
最近,作为一个局外人,我旁观了一下今年帝魔二都的“小升初”,不胜感慨。
一边是彻底摇号了的魔都。努力奋斗了五年的牛娃和家长们很多和“名校”失之交臂。命运的一摇,让很多本可以靠实力入学的孩子没有拿到优质校的入场券。我看到一篇报道中说,一个牛娃妈妈站硬闯“华育中学”被保安拦下,站在校门口给招生办打电话,边哭边说,“可不可以给我们孩子一个座位,他真的是想学习的……”
一边是(部分)派位入学的帝都。煎熬了数日,在无数的不确定性和各种博弈之下,终于还是有部分接到“六小强”点招密电,顺利上岸,甚至有拿到2、3张票的海淀牛娃。论坛上,大家感叹“天道酬勤”,努力了六年的孩子和家长,终归还是有了和实力匹配的去处。但是随着*策的逐年收紧,明年呢?后年呢?不得而知。
回过头来,我们来看看到底什么是帝魔二都标准下的“牛娃”。我做了一个表格,可能有些不够准确的地方,但可以大致看看方向——
什么意思呢?对于“小升初”这一役来说,目前最最最重要的指标就是AS,没有“之一”。如果要探究为什么,大概是AS到高年级本来就是小部分人能玩的游戏了,到了高端班型和杯赛名次的程度更是。这代表着智商智力、耐鸡程度、坚韧品质等等,更有利于名校去做“深加工”,冲刺更好的中考和竞赛成绩吧。那么除开“三好”这种同学投票的不可控因素以外,英语和语文对冲击初中名校重要吗?有点遗憾,过来人都认为,属于必备项但难以成为加分项。从筛选的标准看,比如英语,有了PET证书,只是达到基本门槛,但如果没有,则默认这娃英语不行;比如语文,更加难以采用固定标准衡量,只能靠日积月累之功,短时间内的突击没有用。看看这种XSC试题就秒懂了,在浩如烟海的文学常识里,只是沧海一粟——要么语数外三科无短板,均衡+荣誉加持,要么AS特别突出,杯赛成绩耀人。那么这些以“名校”为目标的孩子,小学时候是怎么学的呢?以文首提到的那个上海牛娃为例,《每日人物》上做了深入报道:在妈妈韩珍的带动下,陈超(化名)异常努力,除了课外要上小五班,还有3个数学培训班、2个英语班、1个语文班,课外读物是《资*通鉴》、《博物》、大学生物教科书,每天还要练小提琴。“小五班”在每周六下午开课,陈超周六上午从8点半到11点上奥数班,韩珍提前点好外卖,陈超一下课,她一手拉着陈超一手拎着外卖去赶地铁,坐一趟地铁,再转一趟公交,才能到“小五班”开课地方。地铁上要是抢到了座,韩珍赶紧让陈超坐下。母子俩没有时间,只能在地铁上偷偷吃外卖。一次陈超嘴馋,韩珍点了海鲜披萨,刚咬了两口披萨,味道大,乘客过来指责没教养。两人赶紧把披萨收起来,那天到了“小五班”,陈超饿着肚子签到上课去了。“小五班”一下课,韩珍又拉上他去赶唯一一班去地铁站的公交,赶着再去上2小时的语文补习班。到了晚上8点多,两人乘着夜色搭公交回家。周而复始。升上“小五班”的第一天,数学作业就来了“下马威”,曾经初中奥数全国二等奖、理工科博士毕业的陈超父亲也解不出来。陈超上奥数班的时候,韩珍就在后面坐着,大部分她听不懂,就按照老师板书一行一行抄下来,老师提问陈超,他要是没答上来,韩珍就在笔记的部分做标记,等陈超上学去了,韩珍直奔上海书城六楼——辅导书区,给陈超买相关部分的练习册。(以上来源于每日人物《民办中学摇号之后,上海虎妈经历了什么?》)陈超的简历:年年都是大队长区优秀少先队员学而思培训语数英三科都在高端班华育“小五班”(相当于帝都的坑班)语数英全A,拿到优秀学员证小托福分(总分分)看到这里,其实不难理解这位妈妈在摇号失败之后,给招生办电话里近乎哀求的表达。(图源:电视剧《小欢喜》)在北京海淀,也是大同小异。今年还有听说因错过了学校电话而在校门口下跪的家长,可怜天下父母心。有追求的孩子,奥数班肯定是2个以上,可能是不同机构,跨越不同年级的不同班型,要考进集训队。有的家庭是父母二人齐上阵,机构上课时,爸爸负责专心记课程内容,妈妈负责观察孩子的神态表情,哪里不懂哪里低头了,回家再复盘深耕。有人会问,AS杯赛不是被取消了吗?只能说,它在某种范围内,仍然以另外的形式出现。这样就需要有一个几乎全职的家长常年混迹于各机构、家长群、KS群,如同装上“雷达探测器”一般,努力搜寻身边的所有信息,有任何形式的研学营立刻秒杀报名,让孩子可能是千里迢迢去参加。(图源:网络)至于英语,剑桥通用五级考试证书是硬通货。由于小学前务必拿下PET,所以在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每次考试名额都是几秒无,堪比"春运"抢票。北京家长自述是这样的:北京、天津、河北名额秒光,想报个辽宁的,刷新一下之后就再也没登陆进去......等刷进去后发现全国二十几个省名额全满了。为啥呢?既然AS主要靠智力和耐力,语文则是靠日积月累,那么“英语”就成了“鸡娃”性价比最高,出成绩最快的一门了。剑桥通用五级考试(简称MSE),是英国剑桥大学考试委员会专为非英文母语人群而设计的五级英语能力测评考试,对考生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进行全面科学的考察,以其科学性、稳定性、权威性著称,由于在世界各国均被认可,证书含金量高,所以受到众多家长的热捧。MSE共分为五个级别:KET、PET、FCE、CAE、CPE。可以参考一下新课标和剑桥英语单词量的对比图:当然,不止是单词量一个指标,由于剑桥五级考试是听说读写全方面的综合考察,所以入门级KET的最高水平(卓越)相当于中考水平,PET的最高水平已经相当于高考水平。那么有人就会问了,这么抢跑,目的是什么呢?在一线城市,“鸡娃圈”普遍认可的逻辑是这样的:提前搞定英语,是为未来的选择,留出时间。一心冲刺著名初中的孩子,拿下PET就是敲门砖之一。其次,不论是未来想走出国留学路线,还是想在国内的中高考脱颖而出,英语都是不容有失的阵地。而英语是最适合从小抓起,把它当成一门语言来“习得”的学科。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能看到不少“别人家”娃,出生就开始磨耳朵,3岁开始就是英语课常客,幼升小就考KET,到中高年级挑战PET、FCE的直接动力。由于初高中的课程数量、难度、广度都在加大,要花费孩子大量的时间精力。如果大火猛攻,把十多年的学习内容集中在小龄段,在小学阶段就达到英语的高考水平,就意味着给孩子之后的学习腾出一大块空位,这恐怕就是北上广深对MSE趋之若鹜,不少牛娃小学毕业前就手握PET甚至FCE成绩的直接原因了。只是,这样的“*备竞赛”越来越猛,门槛越来越高,家长和娃都太辛苦了。也许有的人会说,正是因为这样,才需要摇号、派位啊,牛娃也可以读渣校,渣娃也能读牛校,资源均衡了,大家都能轻松下来,一起减负不好吗?然而,中考不会摇号,高考更不会。关于摇号、派位,千家万户的情况不同,是否身处其中,立场也自然不尽相同,任何一项措施,都存在受益者和受损者。作为暂时的局外旁观者,说一声“拥护”或者“反对”,都是站着说话不腰疼。个中体会,只有亲历者如鱼饮水,冷暖自知。所以,即便是摇号派位了,部分家长们如本文这般的努力和“鸡娃”仍然是有意义的吗?还要不要、该不该这样拼?相信每个人心里都会有一杆秤和自己的判断吧!互相尊重就好。(PS:当然也欢迎在留言区说出您的看法。)-END-本文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欢迎转发朋友圈,转载请后台回复近期热门直接点击题目可跳转?摇号派位了,聊聊什么样的学校才是好学校?
?4岁娃学8个兴趣班教育月支2万,香港的中产阶级为何这么拼!
?2个月对待数学的简单粗暴,换来近2年的旧伤难平,这个弯路大家可别再走!
左手科学,右手文学更多专题文章后台回复关键词查看
阅读
国学
科学
英语
亲子游
自修
??看更多干货。记得